我的母校哈尔滨师范大学是一座深具学术传统和严谨治学风范的教育圣殿。这里有一大批德教双馨且术业大成的知名学者、教授,特别是我求学时代的中文系更是大师云集。三十多年前教过我们大师们留给我们的印象深刻,至今回想起来尚感记忆犹新。
光阴荏苒,师恩难忘。
第一个走进我记忆深处的是我国著名的红学专家张锦池教授。先生讲课时那激情洋溢、抑扬顿挫的大师形象至今还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先生亲笔签名赠送给我的《红楼十二论》,现在仍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我书柜的最显赫之处。
著名的唐宋词研究专家张碧波教授,是一位留给我深刻记忆的大师,我发表的第二篇古典文学研究文章《谈谈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翻进一层》,就是受他讲课启发,并在他直接点拨下写就的。当我把这篇文稿呈上,请求先生带我发表时,他说:“你这篇文章很有学术价值,不用我带你也一样能发表,我带你反而不好,以后你就会明白的……”(1984年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月刊》“古代文苑”专栏篇首刊发了拙文)。当我1991年申请破格晋职而成为当时黑龙江省最年轻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时,我才真正理解恩师话中的深意,也因此让我对恩师的鞠躬敬意之情油然而生。恩师的这种高风亮节,与当下有些高校教师千方百计地利用甚至剽窃弟子学术成果的卑劣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让我终身难忘、一生感恩的,是时任中文系主任的李之先生。他的为人与治学境界堪称完美,先生不仅是高校学者型领导的楷模,更是成就我半辈人生的恩师,是他为我求学上进助力,是他为我人生轨迹奠基,是他平易近人影响我至今……
此外,班主任王宝大教授对我学习生活的关怀和张德育教授、詹人凤教授、闫凤义教授、冯镇魁教授等对我学业的指导,也都让我记忆难抹。
母校恩师留给我的美好记忆太多了,大师们的言传身教对我的影响太大了,不仅激励我走完了前半段无悔的人生,而且将成为我后半生继续奋力前行、谱写精彩乐章的不竭动力。
